近未来 AI 应用畅想

近未来 AI 应用畅想 —— 250803

当前的 AI 技术距离真正的智能虽还有一定差距,但无疑已经进入了实用阶段,在不少领域都已经有了成熟的应用。

畅想近未来,AI 技术将给人类社会,给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类助理 AI 将伴随个人终身,从怀胎、出生开始,获取伴随对象的全部信息,以伴随对象的利益为重,利用 “可靠知识库” ,终生协助个人的全方面需求。

  • 可以把这类 AI 简单理解为 “可信、专业的个人助理” (可称为 “助理 AI ” 或 “伴随 AI ” )

  • 远景目标:

    • 极端情况下,伴随 AI 能够在 ”一个刚出生的人类婴儿乘单人逃生舱迫降一个类地行星“ 的情况下,帮助他生存、成长、重建人类种群。
    • 比较现实的极端情况:在一个愚昧的、全面受到掠夺者操控的社会,出生在一个文盲家庭的小孩,能够在助理 AI 的帮助下,成长为一个正常人。
  • 关于学习,其首要任务是帮助个人获取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正常情况应该在中学阶段达到这个水平)。在此之后,助理 AI 应减少干预,更多的是协助获取信息,优化信息的呈现方式、呈现时机。

  • 关于身体、心理健康,助理 AI 掌握了个人的全部信息,能够准确判断伴随对象的身心状态,制定契合个人情况的饮食、锻炼、社交计划,治人于未病。

  • 生活中,助理 AI 结合智能家居,将给人带来极大的安全和便利。

  • 助理 AI 在协助伴随对象的过程中

    • 一方面,应该采纳可靠、安全的知识库,另一方面,应该保护好伴随对象的隐私;
    • 也正因为助理 AI 的保守设计,其能力具有一定局限性,在需要提供伴随对象信息以获得 “外部 AI ”(比如一些深耕某个垂直领域的 AI )或者 “人类专家” 协助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应该进行可靠的脱敏处理。
    • 同时,助理 AI 也要提供信息反哺外部 AI 的前沿研究,反哺知识库的升级迭代,这些信息都要进行脱敏处理。
  • 助理 AI 在伴随过程中获取的大量素材,都能用于内容创作、发布社交动态,同样的,助理 AI 应该对发布内容进行脱敏处理,生成若干版本:亲密关系圈,生活圈,工作/事业圈,完全公开。

个人创造者、开拓者,将在 AI 的帮助下,提高其社会参与度、影响力、价值实现。

一个帮助优秀生产者/服务者、工匠/艺术家、创造者、开拓者摆脱对中间商、黄牛、掮客、低质协作者依赖的平台、环境,也许会成为相当于曾经的电商、社媒、短视频平台那样的现象级产品。甄别、剔除破坏者和掠夺者,是这些平台的关键功能。

近未来日常公共服务可以完全实现线上办理(有 AI 的加入,连文盲老人都可以轻松使用),只保留少量线下网点以备不时之需(这部分网点平时业务量极少,可以协助对 AI 的服务过程进行审计、复盘,以提高其业务水平)

AI 时代,除了开发架构、训练模型的高端岗位,对 AI 行为进行审计的岗位也会有巨大需求。

未来无人驾驶至少应该会普及到人类大部分交通场景,AI 将在载具调度、导航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目前网约车、共享单车、导航软件的数据积累将使相关平台在这方面获得先发优势。

飞行汽车、小型物流无人机,如果发展起来,在 AI 和自动驾驶的参与下,空中航线可以是非固定的,能够视具体情况进行自动调整;载具密度低的时候,甚至可以不受航线限制、像蜂群无人机那样自主飞行。

  • 用 AI 做审计,各领域都能实现有效抽样率的审计,甚至全审计;同时,AI 比人更可靠、公正;并且能更好地避免信息泄漏。

    • 任何有审计和防泄密需求的场景,将对 AI 产生巨大需求。
    • 让 AI 来做,还能实现很多危机预警的功能。
  • 应该鼓励 AI 调查记者 的发展,让造谣者、伪科学、虚假广告、软文、枪手……无所遁形。

  • 当然会有人拿 AI 来做审核,这有违我追求的 “零审核全审计” 的理想乡,但至少比机械式的脚本审核,低效、不公、滥权的人力审核好一些。

  • 实现真正基于实时负载的负载均衡技术、路由线路调度
  • 更靠谱的反垃圾邮件、短信、骚扰电话功能
  • 实现各种海量日志、网络流量的实时审计,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及时预警、快速反应
  • AI 和自动化将解放越来越多的人力

    • 人类将更多地回归到生活中,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受,更多地陪伴家人,更多地学习,更多地创作,更多地参与社区事务,更多地讨论社会议题,社会学将有爆发式的发展……
    • AI 也将在讨论中发挥作用,比如理清逻辑,验证真伪,记录、梳理、总结……
  • 人类认知水平,将迎来启蒙运动之后又一次普遍的大幅提升。一些由掠夺者掌握社会资源的国家,将在此次浪潮中再次落后于世界半个世纪。

  • 短期内解决 AI/自动化 与社会就业率矛盾的一个可能的方法:企业税率和在当地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挂钩,每提供一个就业岗位,退税/减税若干。

    • 企业提供的 “多余” 岗位,可以有多种消化方式:减少人均工时、为一些岗位配置冗余人员、参与社区事务、参与公益、单纯干养着(比缴税通过公共服务养着他们少一些中间环节)、或者就让他们参加培训提高其技能(从白养到可用)……
  • 当前人类世界,已经可以视为由大国、大型企业、小国/地区、国际机构组成,很多小国/地区完全没有能力和大型企业抗衡。设想一下,在某些贫困小国,一些企业完全有能力提供其日常所需而不用在当地提供任何就业岗位,而这明显是一个不可持续的现状。

    • 现实中虽然没有人真的这么做,但很多企业都在利用其优势,不同程度地对小国进行掠夺。
    • 而国际机构,并没有发挥足够的作用,特别是在退全球化的今天。
    • 在 AI/自动化 进一步发展之后,这种情况只会进一步加剧。甚至对大国,也必然会产生冲击。
    • 解决这个问题,是人类社会规则、经济规则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的契机。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人类可能会堕入赛博极权社会的深渊。